人参自古即被誉为祛病延年,适应寒暑的“神草”,其味甘微苦,性微温,弁鄐j补元气,固脱生津,补益脾肺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谓其能“补五脏、安精神、定魂魄、止惊悸、除邪气、明目、开心益智、久服轻身延年。”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: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,提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,减少疲劳,增强肾上腺皮质弁遄F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,延长细胞寿命、防止
参茸
参茸
基因突变、具有较好的防癌、抗癌作用;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,有类似强心皂苷作用;能增强性腺弁遄A有促性激素作用,加速性成熟过程;能降低血糖,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;能改善消化弁遄A增强食欲;能刺激造血器官,使造血机能旺盛,增强机体免疫力,确是上好的中医药保健品。人由于产地,生长状况及炮制方法不同,人参的分类达十余种之多,诸多人参中效力最强,质量的是野山参,其力雄气足,性味平和,不偏不燥,有救阴回阳之神力,适用于暴病、久病、阴竭阳亡及妇人气虚血崩之危候,但因本品药源奇缺,价格昂贵,故用之甚少,临床中常用及药店易购得的主要有圆参中的生晒参、红参、糖参、皮尾参、参须五种,滋介如下:
生晒参
系采集新鲜圆参中体短,浆足,质佳者,于日光下晒1日,再用硫磺熏过晒干而成,因本品加工过程中未损及原汁,质量较佳,性味平和,不温不燥,补气益津乏力均较雄厚,故临床中最为常用。
红参
系采集鲜之圆参,经笼蒸等加工后晒干或烘干而成,其色棕红,微透明,故名。本品性属偏温,补气之中尚有温健刚燥之性,最善振奋阳气,临床中多用于阳气暴脱,或气虚而兼见阳虚症状者,一些素体偏寒而喜热药者,以服此品为佳。
糖参(白参)
系选择粗壮之圆参,刷洗干净,经炸熟,排汁,浸糖,烤干等工序所制而成,本品较生晒参药力弱,性味更为平和;癌肿、高血压、食欲不振等病患者以服此品为宜。
皮尾参
系将幼小移山参,趁鲜洗刷干净,日光下晒一日,再用硫磺熏晒干入药者,本品益气之力微弱,而养阴生津之力较胜,糖尿病,热病伤津等患者以服此品为宜。
人参须
为人参之细小须根加工而成,分红参须与白参须二种,本品奶O虽呈最弱,但对气亏津虚之症或病后大虚,虚不受补及小心无力盗汗等症,仍以此品为宜。
8服用方法
编辑
人参虽好,服用亦应有所讲究,滥服多用亦会损伤身体,体壮无病者自不必乱服,另如感冒发热、阴虚火旺、咳血、吐血、急性肝炎、肝阳上亢之高血压、女性月经期、健康儿童尤其是少年女性均不宜服用。并且人参服用方式应掌握小量,多次为原则,除非危重证需以大剂量救治,一般每次量以2~8g为宜,且每日量亦不宜超过20g,老年人,慢病患者更应以少量,长期服用为佳。一些慢性病患者服用人参时还应配合辨证用药更好,如高脂血症,冠心病患者,可以人参合田七、山楂等药,则不仅能起到补益作用,同时对降低血脂,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有显著疗效,另如人参配五味子治老慢支、哮喘;合丹参治糖尿病并发症及心悸等,均有较好的标本治兼作用。
选购时生晒参以主根较圆,皱纹细深,体轻、质硬而脆,断面淡黄带白,呈粉性,有菊花纹,皮灰黄色,质充实完整少分支者为佳。红参以主根粗壮,饱满,无抽皱沟纹,棕红色,半透明,质硬而脆,折断面平坦,角质,气香者为上品;糖参以主根上部有横纹,芦须较长,皮较细,全体可见针刺的点状纤痕,断面色白,有菊花纹者为佳。平时在服用人参时如出现头晕,心悸,失眠等中毒症状,即应停止服用,隔段时间自会慢慢恢复,如出现抽搐,惊跳,心率明显减慢,呼吸困难等严重中毒症状,即应到医检查治疗,或以甘草、糖水代茶喝解毒。
9贮藏
编辑
有关人参及其它中药材的贮藏知识,在中国的古书中已有论述。唐代的《干金要方中写到:"凡药皆不欲数之日晒曝,多见风日,气力即薄歇,宜熟知之。诸药未即用者,候天大晴时,于烈日中曝之,令大干,以新瓦器贮之,泥头密封,须用开取,即急封之,勿令中风湿之气,虽经年亦如新也。"明朝陈嘉谟在他的《本草蒙荃》中即提到:"凡药贮藏,宜常提防,倘阴干、曝干、烘干,未尽去湿,则蛀蚀霉垢朽烂,不免匆缺。见雨久着火频烘,遇晴明向日旋曝。粗糙悬架上,细腻贮坛中",同时还介绍了有关人参贮藏的方法,人参须和细辛共藏。
10贮藏因素
编辑
贮藏特征
在人参中的水分、皂甙、脂肪、淀粉、糖类、蛋白质、生物碱和挥发油等成分,均不够稳定,容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起各种变化。人参中的安全含水量为 13%。如果水分过大,人参中的淀粉、蛋白质、糖类就容易分解和发热,造成发霉和变质。如果人参的含水量过低,就会失去其应有的重量和色泽,而出现干枯等现象。人参中含有植物脂肪,在外界条件影响下,可能产生酸败和分解。人参中淀粉含量较高,易着火或受虫、鼠侵害。人参含有本身特有的香气,与别的药材同贮易串味,或贮藏不当,使特有气味丧失或变味。
贮藏因素
1、温度
在人参贮藏过程中,温度对其药用及商品价值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。一般在常温下(15~20℃),随温度的升高,各种物理化学及生化等的变化将加剧。温度的升高,会促其水分的蒸发,从而降低了人参的含水量。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,从而加速参的发病腐烂。温度升高,还会促使人参挥发油成分的损失。温度的骤变,会导致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,使人参忽干忽湿,对人参贮存十分不利。
2、湿度
湿度是影响人参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。空气湿度随季节和温度而改变。湿度的变化影响到人参的含水量、化学成分及表现特征,并且关系到微生物的活动。人参在贮藏过程中,相对湿度愈高就愈易吸潮;反之,相对湿度愈低,则愈易于缩。建议人参贮藏相(湿度为 60%-70%。相对湿度与温度密切相关,因此,在进行人参贮藏的温、湿度管理时,要考察温、湿度的相互关系。
3、空气
药材在贮藏过程中,大部分情况下总是与空气接触的。O2能与人参中的一些物质,如脂肪酸、挥发油、皂甙等,发生化学反应,使人参变质。臭氧含量虽低,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,对人参的变质也有促进作用。N2与Ar2一般不与人参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。
4、日光
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线有热效应,可使人参温度升高,加速各种理化变化。紫外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。在晴天时可使人参短期通风、透光,但不可长期曝晒,否则会发生变质。
人参的普通贮藏法是,少量用木盒,每盒2~4kg;大量则用木箱,每箱15-25kg。木盒或木箱底部垫上一层棉花,棉花上面覆以白纸,木箱壁上垫上棉花和白纸,这样可以在搬运时,不损坏人参。木箱及衬垫材料均需无异味,以防污染参体。将装箱的人参,贮于冷藏库中,通过低温的抑制作用,使人参减少或免受病虫害。如没有冷藏库,也应尽量将其放在阴凉的地方。对装箱或装盒的人参,除要调节温度外,还要注意调节湿度。可用猪血密封参箱,也可在夏季加石灰,或添加硅胶等吸湿剂,但要掌握投放量,量过大,吸水过多,参体失水过多,会加大人参的损耗率。贮藏过程中还应注意霉变的发生,应经常检查有无受潮及霉变、虫蛀现象。